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

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

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履霜之渐:《易·坤》:“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踩在霜上就知道寒冬将至,岂一朝

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葬原仲:《左传·庄公二十七年》:“秋,公子

友如陈葬原仲。”(鲁庄公二十七年秋,鲁国公子友前往陈国埋葬原仲)杜预注:原仲,陈大夫。《春秋》这样记载,是讽刺鲁国公子违背

礼教参加外国大夫的葬礼、“翚帅师”翚帅师:翚,读音huī.就是羽父。《左传·隐公四年》:“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

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鲁隐公四年,宋国的大使前来求兵,隐公拒绝了他,羽父请求带兵去跟宋国的军队会合,

隐公不允许,羽父坚持他的请求于是成行所以写道:翚率领军队,意思是指责他啊)。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由此说来,信陵公子的罪责,本来就不在是不是窃取兵符。他要是为了魏国,为了六国,纵然是盗窃兵符也是可取的。他如果只是

为了赵国,为了一个亲戚,纵然是向国王求兵符,而且得到了它,也是罪行啊。

虽然如此,魏国国王也不是没有罪过的。兵符藏在卧室里,信陵又怎能窃得它的呢?信陵不忌惮魏国国王,而径直请求如姬去窃取

它,可见他是一贯看到魏国国王的疏失的。如姬不忌惮魏国国王,而敢于窃取兵符,可见她是一贯仗着魏国国王的宠信而有恃无恐。树木腐

朽了蛀虫就生成了。古代的君主在颠峰把持住权柄,于是内外没有敢不肃然对他的,那么信陵公子怎么可能在赵国建立私交?赵国又怎么可

能向信陵公子求救?如姬又怎么可能感信陵公子的恩,信陵公子有怎么可能卖给如姬恩?所谓履霜坚冰至,如此现状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啊!

由此说来,不仅是众人不知道有魏国国王的存在,国王他自己也是将自己当成多余的肉瘤了啊。

因此信陵君可以用来作为做臣子培植党羽的反面典型,魏国国王可以用来作为当国王而失去权威者的借鉴。《春秋》中写“葬原仲”、

“翬帅师”这些事,唉!都是圣人认为这样的现象非常堪忧啊!

感:战国之后的人们都知道最终是秦国灭六国。然而,当时的人们又岂知未来是秦国灭六国?安知不是赵国灭六国?战国时期六霸

争雄,此消彼长,谁不是心底里企图一统天下!谁知道终究是那个诸侯国最终称雄天下?万一最终是赵国灭六国,作者那所谓的功岂不又变

成了过的吗?作者知道说:魏国军队万一打了败仗,“信陵何以谢魏王也!”为什么就不知道想:赵国万一日后灭六国,信陵君何以谢天下?

由此言之,以结果、假设论是非、对错和功过,那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是非、对错和功过。盗窃兵符是错误就是错误,不能因为救了

六国,便就不是错误了。正如美国人杀拉登是正确的,并不表示美国人滥杀无辜贫民而杀掉了拉登就是正确的。

二○一○年九月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