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即所得

除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外,我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是冯梦龙、蔡元放的《东周列国志》。书的第三页就提到了火星。那是周

王朝的太史,把散播谣言的红衣小孩解释为“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荧惑星也就是火星,它离我们最近时也有五

百五十多万公里,也就是一千多万里呢。小说在第九页又有言道:“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薇之垣,国家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

“乾”就是天,紫薇是北极星,它距离地球有四百三十四光年。将国家、帝王的命运,归咎于四百多年前的星光,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完全

是无稽之谈吗。

当然,那时的国人也已标准地将一年准确分出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季。后来,国人们逐渐细分出了如今列入了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不过,当时的祖先们,并不知道所谓的黄道,吻合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周,

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是将这一周分成了二十四等份。他们反而是明确无误地认为,天圆地方,上天主宰一切,天象决定人事。所以,祖先

们用所谓的黄道吉日、黄道凶日,来决定出门、开业、婚丧嫁娶、动土、乃至皇帝登基的日子和时辰。古代国人的天文学,除了历法应用

有所建树,大都用于类似于推背图的那些玄而又玄的运势推演上了。

而西方人,借助望远镜和严谨的几何测量,使天文学步入正途,在中国人靠肉眼观天象推演推背图的时候,他们创立了日心说。

知道了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之一。再往后,火箭飞船的发明,地球人得以在大气层之外的外太空观察宇宙、观察地球。不只是

银河系,更多天体、星系尽收眼底。而能够回看地球,也使气象预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当初蹲在地球上观测天气,要靠诸如:蚂蚁

搬家天将雨、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等等的谚语来预测天气,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再反观地震预报,因为隔着土壤、岩石、海水,人类因为无法看见各大板块的移动、碰撞、挤压活动,至今不能有效进行地震

预报。前不久,因为掌握了电磁波以光速传播,远快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成功实现了地震预警。惊艳了国人!

说了以上这么多,目的是想说明一件事,就是,人类的科技发展,在非常大的成都上取决于观测能力的提升。

爱因斯坦伟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创立了相对论。然而,他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却与相对论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以后来他怀

疑的量子量子力学相关的,对光电效应定律的贡献,才颁发给他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物理学历史

上其实是个特例。回顾物理学的历史,所有经典物理定律,都是先有观测、实验,然后总结完善才得出定律、公式。唯一假设了一次以太,

最终无法证明其客观存在。于是,这也成就了狭义相对论。而更有甚者,广义相对论是在大质量天体使光线弯曲被测到之前,先依据它推

断出来再通过测量加以验证的。它即便成功诠释了水星进动、准确预言了日食时经过太阳的光线所弯曲的角度,却依然有大量的物理学家

对它持怀疑态度。

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大质量天体的透镜效应、红移作用,都在日后宇宙观测中得到验证和运用。于是人们这才对相对论深信不

疑。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了所谓真正的理论物理吧。也许是矫枉过正吧,没有任何完整、成熟理论的量子力学却被不少人奉为真

理。当今,对亚原子粒子的实验、观测,还都停留在间接验证的水平上。粒子的波粒二重性、双缝实验中无法解释的延迟和擦拭实验、测

不准现象、粒子纠缠“鬼魅似的超距作用”等等这些,没有任何完善的理论诠释它们,却把可能性、概率、观测之前不确定性直接拿来当

做结论。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跟本文开篇,我们的祖先“夜观天象”、推背图之流,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双缝实验为什么被观测时

会表现为粒子特性?不被观测又是波特性?波特性与粒子特性是怎么个转换机理?不知道!在量子力学里,它便跟我们祖先的荧惑星一样,

被赋予了灵性。测不准原理——其实就是现象,为什么测不准?不知道!因此在量子力学里,当了原理使用。这很像推背图,后世的人们

辛苦比对,一件一件验证了实例然后说推背图将唐朝之后,每件大事都对应上了。“鬼魅似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当然就跟那隐伏在

紫薇星旁边的妖星是同类了。观测之前所有事物的不确定性的那只半死不活的猫,与惠施的鱼相比较,哪真是半斤八两——就是跟庄子辩

论鱼之乐的那位惠子——其实都是持的不可知论而已。

按照观测能力决定科技水平的现实来推论,我想,人类要在量子力学不是弄得跟玄学似的真正要有所建树,就只有微缩自己和

观测设备和仪器。这让我想起一部将人微缩的科幻片。不过,仪器设备方面,可预期的办法是用纳米机器人。那时,直观地进行亚原子粒

子的各项实验,应该就是完全另一番景象了!

2019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