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瓶梅》、《三国演义》、《追风筝的人》——书心得

二零一九年,人文方面的书籍主要重读了《金瓶梅》和《三国演义》;然后,跨越二零一九年到二零二零年又读了阿富汗作者

的《追风筝的人》。感触颇深!

其实《金瓶梅》算不上重读,真正通读它,这是第一次。以前无法通读的原因,不用说都懂的。原来每每看到对《红楼梦》的

评价,总会说它效仿《金瓶梅》这个那个的。以为《金瓶梅》多了不起!终于能通篇细读完之后,个人认为从思想深度、雅俗共赏方面而

言,《金瓶梅》比《红楼梦》逊色不少。我读《金瓶梅》的感觉是,骄奢淫逸、吃喝玩乐写到了极致!细腻,但实在太过繁琐、重复、累

赘了。吃喝唱曲的场景,多到我看书过半之后,我几乎想跳过一些吃喝唱曲的部分,完全是为了充分了解它而忍耐着细读每一章回的。

《三国演义》的确是重读。读着读着,就总是从心底里泛起一种漠视生命、草菅人命的感叹!读它的时候,时不时会拿它跟前

面刚看的《金瓶梅》中歌舞升平的场景相比较。感觉诸葛亮、姜维为了所谓的汉世刘家,没完没了地北上征讨,真的很多余!太涂炭生灵

了!如果把十几次征讨的人力物力用于民生,因此而安居乐业的蜀国民众将会是多么幸福安康啊!汉献帝以后的汉室皇帝因为无能,而至

诸侯割据、烽烟四起,曹家灭了它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同样,曹家的天下传到曹奂,也是因为无能又被司马炎给灭了。要那么多所谓

的忠臣,为了匡扶诸如汉室、曹家的皇位吗?还有,姜维忍辱负重企图挽狂澜于即倒——也可以说是已倒,却架不住阿斗乐不思蜀贪图安

逸的渴望。反倒是阿斗的贪图享乐,省却了多少征战杀戮,因此多少黎民得以安享天年。为了某一姓氏皇帝的延续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对

那时代的战士及其家人来说其实是多么深重的灾难啊!

昨天读完《追风筝的人》,今天就急切地将这三篇小说放在一起写这心得,完全是感叹于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阿富汗的民众啊!

除了去年到红海对面埃及十二天的旅游之外,完全不知道中东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风俗人情。只是在新闻中了解到,他们似乎永远是

列强们蹂躏下,灾难深重的难民。小说从安逸祥和的苏联入侵之前廿世纪六十年代的阿富汗,写到年廿一世纪的九一一之后,美国推翻塔

利班扶植起卡尔扎伊政府这个时间段,主人翁及其兄弟、侄子的生存及其心里路程。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我——阿米尔的懦弱、挣扎、救赎,

衬托出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及其儿子索拉博的忠诚、勇敢和苦痛以及苦难。很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小说了!正如小说中我——阿米尔的

妻子所说的那样:“好书总是跟悲伤的故事有关”。在读它的时候,我总是在问:阿富汗人的苦难、悲伤的缘由是什么呢?小说的作者将

其归咎于苏联的侵略、塔利班的残暴。它只写到九一一之后不久,而时至今日,阿富汗依然如故。对于阿富汗人来说,美国跟苏联没什么

区别。所有侵略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的吗,这点很好理解。但,都说阿富汗是帝国的坟场,为什么再强的帝国都无法在那扬威呢?阿

富汗人有什么样的特质导致这样的结果呢?还有,我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是,小说描述的塔利班既然像希特勒的崇拜者阿塞夫一样残暴、无

人性,那为什么美国扶持的卡尔扎伊政府也好、艾哈迈德扎伊政府也好,一旦失去美国的扶持,就铁一样的迹象显示,它必将被塔利班所

取代呢?这也直接导致了如今的美国政府都不得不忘掉初衷,而屈尊降贵地要跟塔利班进行谈判。

反复思考,我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今天的阿富汗人似乎跟三国演义的那些匡扶汉室或曹室的忠臣一样,他们都太愚忠、太莫

名其妙地敬畏权势。正如哈桑对阿米尔那样。正是哈桑们的这一鲜明的特质,才造就了阿富汗的宿命:帝国的坟场;塔利班的温床。忠诚

是优良品质,但愚忠就必定酿造灾难。因为愚忠会给予他们忠诚的对象绝对的权利,绝对的权利必然导致灾难。

我还有一个心得就是,暴力和战争一旦启动就必然蔓延和失控!三国如此。阿富汗如此。军阀混战如此。美国在越南、在中东

亦是如此。甚至连香港的黑衣暴徒都是如此……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战争都不值得称道——正当防卫除外。相对来说,《金瓶梅》的市井确

幸就幸运得多了。当然,它因为皇帝、弄臣的绝对权利,正酝酿着新的暴力和灾难,所以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那说来话长,就不在这展

开讨论了。

2020年1月10、1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