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遇皆善良

昨晚看到一个视频,它所表达的大

概意思是,去福利院献爱心的人,不要、不能

拥抱院里的孤儿,只要你抱了他(或她),他

们就会叫你爸爸(或妈妈)。而被拥抱的孤儿,

将会因你不能坚持每周、每月去抱他(或她)

而失望,对他产生二次伤害。我很不认可这种

观点,于是留言道:"这是不是说明福利院是

个冷酷的世界?"我的留言得到了不少的点赞。

我见识过福利院里,收容的低能孩

子关在房间里,无助、茫然的样子。那是无奈

的现实!所以对于那些点赞,我蛮无感的。早

晨在视频平台看到"消息"按钮提示有几个回复,

于是进去看了一下,大都是指责我指责福利院

冷酷的话。诸如"你不冷酷,你去领养一个啊"、

"鞭子打到他的身上,他就不吭声声了"、"何

不食肉糜"等。令我有了反驳的思考。

我很喜欢沙宝亮的《又回首》那首

歌里,老沫写的一句歌词:"愿你此生所遇皆

善良"。在这世上的每个人,其实谁都不可能,

一生所遇皆善良的!甚至包括他们的亲生父母。

当然,也不可能一生所遇皆冷漠。那么,我们

是所遇善良越多越好呢?还是所遇冷漠越多越

好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认为人们的善良有其实有三种,

一种是懂得老子所说:"后其身而身先"道理的

善良。通俗地说,就是不求直接回报的善良。

第二种是儒家所说,人所共有的恻隐之心,自

发而生的善良。第三种是,相信佛教的福报说

法的善良,它是一种利己的善良。不论那种善

良,终归比冷漠甚至是冷酷更好!

很清楚的是,当有人拥抱了某个孤

儿之后,那孩子会因为,渴望一直拥有那份善

良的给予,此后事实的失去,而情绪波动,甚

至哭闹。但,在他们的一生之中,那个拥抱会

是一个正向的激励呢?还会是一次负面的打击

呢?如前所述,人们是被拥抱越多越好呢?还

是被冷待越多越好呢?答案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听过一种说法: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借

用这个理念:有一种伤害是福利院认为那是伤

害。

我不禁想象出两种场景,一种是,

福利院除了被收容的孤儿,从上到下全都是机

器人,这些机器人因为程序设置,非常会嘘寒

问暖,照顾孩子们会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另

一种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全都是为了工资

在那工作而已,只能最大限度地遵守规则而已。

试问,在这两种场景下,成长起来了孤儿们,

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对于社会而言,谁更正向

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难道人都不如机器人

这么悲哀吗!

2025.3.29

谢谢阅读!

你赞同我的观点,可以扫下面支付宝码;

你觉得我的文字对你有所帮助,可以扫微信吗:

你都已经阅读完了,不扫也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