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

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国:国都,城邑,即城市。此出做动词。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西南,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

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丽:成对,配偶,偕,并,莫近于扶风扶风:县名,宋代为凤翔府的治所,太守府署在此。以至近求最高,其

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陈公:陈希亮,字公弼,四川青神县人,幼孤好学。其兄使收债,他召集欠债人全部烧掉借契。宋仁宗天圣

中举进士,官至京东转运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致仕(告老)卒。为官时,所至奸猾皆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以仁恕,故严而

不残,杖履逍遥于其下杖履:敬老之词,还有扶杖漫步的意思,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旅行:旅,军旅。军旅列队

而行,而见其髻也髻:读音jì,挽束在头顶的头发,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

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从事:汉以后的官名,宋代已废除,此

处指属吏,而求文以为记。

翻译:在终南山之下建造都城,适合那些起居饮食跟山在一起的人们。四周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都城靠近山的,没有比

扶风更近的。要按照最近山又最高,它的地势必定是符合的。但是在太守的居所,就从来不曾觉得有山在那里。虽然事情不会因此而有所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