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差不多。但忠心宽容仁义厚道方面,比不上魏国公父子。由此看来,王的福气,不会停止的。
懿敏公王素的儿子王巩,跟我以友相交,他崇尚道德有文才,凭这些来传承他家的德行和声望,我因为这些记述他的家而作铭。铭
文是:
啊!魏国公的功业,与槐树一起庇荫后代。培土呵护是这么地勤勉,到了上天确定的时候一定会有所成就。后来在宋真宗的时候做
了宰相,四方平安,回到他王家看,槐树的树阴布满整个庭院。我辈小人物,朝不顾夕,把握时机追逐利益,哪有时间顾及是否缺德。如果侥
幸,便不劳作而享受。没有君子的话,怎能治理好国家。王宫的东面,是晋国公的房舍,那三棵槐树长得郁郁葱葱,那完全是与他家的德行相
符合的原因。值得赞叹啊!
感:“仁者必有后”?广义地说有传承他思想的后人可以,以某个具体的家庭、家族来说,就荒谬了。周恩来没有儿女就是最有力
的证明。
“人定者胜天”?这话本人好象批过很多次了,只能给它俩字:荒谬!人只能是去适应、迎合自然规律,企图豪迈地改造自然,最
终不但害了人类自己,还将祸及其他物种甚至毁灭整个地球。
“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孔圣人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公元前就有人说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到苏轼还一再高唱这样的调调,实在荒谬得可以。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要说培育圣贤,需要百年的努力那实在是毫不夸张的事情。但那是靠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氛围来庇荫、培育、
塑造的,而非是某一个家庭、家族所调教得出来的哦!如果让苏轼为孔子写一篇类似的铭文,不知他是否还会坚持这样的观点?
(点击查看全文)二○○九年十月廿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