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

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通‘供’)财,颛顼(读音zhuan、xu一声,黄帝的孙子)能修之。帝喾

读音ku四声,黄帝的曾孙)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通‘殚’,尽)均刑法以仪(标准,总动词用)民,舜勤民事而野死,

鲧(读音gun 三声)障洪水而殛(读音ji二声,杀)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和谐、亲睦),冥勤其官而水死,

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读音di四声,祭祀)黄帝而祖(祭祀。好象

用的不准确,辞源注释专指祭路神的祭祀)颛顼,郊(祭天地)尧而宗(尊崇)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

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遵循)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读音zhu四声),

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

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

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

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煗(通‘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筴

同‘策’竹简)。

翻译:(有一只)叫爰居的海鸟,(它)停在鲁国东城门之外两天,臧文仲派人去祭他。

展禽说:“超越礼教啊!臧孙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啊!祀,是国的大礼啊,而礼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啊。所以谨慎进行祭

祀来(将它)作为国家的典礼。现在无故而实施(祭祀)典礼,不是政治上合适的啊。

“圣明的国王进行祭祀的,是(用)礼法施惠于民的人就祭祀他,用生命勤勤恳恳敬业的人就祭祀他,凭功绩稳定国家的

人就祭祀他,能够抵御大灾祸的人就祭祀他,能够在大灾患中捍卫(国家)的人就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祭祀典礼之列。

从前烈山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叫做柱,能够种植各种庄稼各种蔬菜;夏朝兴旺的时候,周族的弃继承了他的事业,所以

将他作为五谷之神来祭祀。工共氏成为九州盟主的时候,他的儿子叫后土,能够平整九州的土地,所以将他作为土神来祭祀。黄

帝能够为万物命名,来明确民众(应该)供应的钱财(货物)(赋税),颛顼能够继承和发扬(黄帝的功业)。喾帝能够掌握日

月星辰的规律来为民众确定时节,尧能够用完全平等的法律标准来治理民众,舜操劳民众的事务而死在野外,鲧(因为修堤坝)

阻挡洪水而被(尧)杀死,禹能够用(自己的)德操(及能力)修整(其父亲)鲧的功苦,契当司徒时使民众亲睦,冥勤恳于他

的(水利官职的)职责而淹死在水里,汤用宽柔治理民众而消除了(由于桀的暴虐而产生的)奸邪,稷操劳于(教导)农作物的

种植而死在山上,文王因为文德而显赫,武王为民众铲除了邪恶淫乱(纣王)。所以有虞氏祭祀黄帝和颛顼,祭祀尧和舜;夏后

氏祭祀黄帝和颛顼,祭祀鲧和禹;商朝人祭祀舜和契,祭祀冥和汤;周朝人祭祀喾和稷,祭祀文王和武王;幕,能够遵循(继承)

颛顼(的教诲和功业)有虞氏祭祀他;杼,能够遵循(继承)禹(的教诲和功业)夏后氏祭祀他;上甲微,能够遵循(继承)契

(的教诲和功业)商朝人氏祭祀他;高圉、太王能够遵循(继承)稷(的教诲和功业)周朝人祭祀他。所有这些禘、郊、祖、宗、

报,这五种祭祀都是国家的祭祀典礼啊。

“今天海鸟来到,自己不懂得(祭祀的道理)而祭祀它,用国家级的典礼,难以做到仁爱和明智啊。仁者讲究的是功绩,

而智者讲究的是处世。没有功绩而要祭祀它,不是仁爱啊;不知道却不询问,不明知啊。今年海大概有灾吧?大江河的鸟兽,通

常(有)先知而躲避那灾难啊。”

这年,海上多大风,暖冬。文仲听了柳下季(即展禽,又名柳下惠)的话说:“确实是我的错啊!季先生的话,不可不当

做原则啊!”让书记员写了三个竹简(参考书注是送给了司马、司空、司徒)。

感:本来有一点思想、有一点激情,却被其唠叨完全磨灭掉了。这种文章的好处,就在于疲劳轰炸,读者在无奈的絮叨之

中逐渐接受其说教。当然了,展禽的观点我赞成。我都有点迷糊,生怕自己写下的是被催眠后的观点。

二○○五年八月卅~九月一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