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公羊传》(专门阐释《春秋》。开始是经师口说流传,所以都是问答方式,汉初才写成书。)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

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

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

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通‘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

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对应篇:《左传》第一卷、隐公、“隐公元年”篇。

翻译:元年是什么?君王即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年的开始。王是指谁?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后说“正月”?

周王朝的正月(区别于以前夏、殷朝)。为什么说王正月?(全中国)大一统(于周王朝)啊。

(隐)公为什么不说成是即位?表达(隐)公的原意。表达了(隐)公的什么样的原意?(隐)公要使(鲁)国平安然后

交还给桓公。为什么还给桓公?(因为)桓公年幼但身份高贵,隐公年长但身份卑微,他们的尊卑其实(相差)很小,国人没有

知道的。隐公年长又贤明,各位大夫挽留推举隐公立为君主。隐公在这时(如果)拒绝(自己)立为君主,就无法确定桓公将来

一定能够立为君主。况且如果桓公立为君主,就恐怕各位大夫不能辅佐年幼的君主啊。所以隐公立为君主的这一切,是为了(将

来)桓公的立为君主啊。隐公年长有贤明,为什么不适宜立为君主呢?立正妻(之子)依据长幼不依据贤愚;立(媵妾的)儿子

(的话),按照贵贱不按照长幼(排)。桓公为什么高贵(些)?(他的)母亲(比隐公的母亲)高贵(一点)。母亲高贵子为

什么就高贵呢?子由于母亲高贵而高贵,母(也)由于子高贵而高贵。

感:人们大多会想,当然应该是谁贤明立谁更好。我想到的是,既然确定了规则,就必须按照规则行事才是最好的。否则

付出的成本将远远超过成就。当规则不适宜时,最理想的办法是和平商谈修改规则。但因为既得利益者几乎不可能主动放弃利益,

他们必定捍卫自己的利益。所以现实总是以暴力、冲突完成规则的修改。现在成熟的民主国家可以尽可能地在免于战争的情况下

进行修改,但地球村规则因为既得利益者实力独强,缺乏平衡它的力量,所以地球村的战争还无法避免。

遵守规则是本分,修改规则于不适宜。避免暴力修改规则就需要有多股相当的势力互相牵制。绝对的实力导致绝对的暴力!

二○○五年九月十九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