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列传序

史记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

网(指秦朝的法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恶能胜其任而愉(通‘偷’)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溺职,失职,不尽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以上是孔子的话)“下士闻道大笑之。”(此为老子的话)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读音gu一声,器物的棱角)而为圜(

),斵(斫,读音zhuo二声,砍,削)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蒸蒸,不至於奸,黎民艾安(艾,通‘乂’读音

yi四声,艾安,治理平安,太平无事)。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翻译: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用刑法来约束,民众(善于)规避(法令)并且没有廉耻(感)(此所谓法律没有禁

止的便可做。)用(道)德来治理,用礼教来(教化)约束,(民众)有廉耻且守标准。”老子说:“最高尚的德是不崇尚

德,这样才有德;次之的德是(为了)不失去德,这样(其实就)没有德。”“法令非常多地发布,盗贼就(会)很多。”司

马迁说:的确是(这样)啊(正如)这些话所说的!法令,是治理的工具,而不是治理清浊的制度的根源。从前(秦朝时)天

下的法网曾经(非常)严密啊,然而奸诈滋生,那是最严重(的时期),上下相欺,致使国力不振。在这样的时候,官吏治理

如同扬汤止沸,不是孔武强健的严酷(官吏),怎么能胜任这样的职务而苟且偷安啊?讲道德的人,(就只能是)失职啊。所

以(孔子)说“(官爷)听案(时说),我也跟别人一样,一定也要使得(我管辖的范围)没有诉讼啊。”“愚蠢的人听见真

理就大肆嘲笑。”不是假话啊。汉朝兴起,(在政令上)去除棱角而改成圆,去除(精细的)雕镂而改成朴实(的本质),(

法)网可以漏掉(能够)吞下船(那么大)的鱼,但是官吏治理(使国家)蒸蒸日上,不会导致奸诈,黎民百姓太平无事。从

这看来,(治理国家)在那(德)不在这(严酷)。

感:首先有点质疑司马迁的引用:老子的“道德”的概念,和孔子的“道德”的概念,能够苟同吗?!要知道老子《道

德经》中还说了“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慈孝。”“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此德又岂是彼德?

汉朝初期,民力薄弱,为民众休养生息,政府采用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好象与所谓儒家的“齐之以礼”没什么关系的

吧?不知道是司马迁对道家思想有误解呢,还是我没领会道家思想的精髓?反正不是司马迁观念混淆,就是我读书太少,没有

领会古人的哲学思想。读者小心哦,读书时不要轻易就接受别人的观点。

二○○六年二月一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