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生活在旷野。’我们遵从的大道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也落得如此呢?”颜回说:“老师遵循的道是最完美的大道,所以世俗不能相容。虽

然如此,不容又有什么好非议的呢?正因为不被世俗所容才显示出君子风范。”孔子欣然地笑道:“颜回,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做你的

管家。”那世俗虽然不能相容,但他的学生自己知足一起如此和乐。我这才明白了周公那么富贵,还是有不如孔子的贫贱啊。凭周召公那么

贤明,就管叔、蔡叔那么亲密的血亲,却不能懂得他的心,那么周公谁与他分享富贵中的快乐啊?而跟孔子一起共贫贱的学生们,都是天下

的贤能人士,凭这点就足以快乐了啊。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欧阳公:指欧阳修,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梅公:指梅

直讲,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宋初大诗人。直讲是官名,梅尧臣当时任此职,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

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

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礼部:官署名,掌管礼制与学校贡举等事,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执事:指梅眼顺臣,不敢

直指,谦言以己意告左右执事转达,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

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同“嘱”,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

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传:《论语》,又称为:论、语、传、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

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苏轼我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知道读书,听说当今天下有欧阳修大人,他为人像古代的孟子、韩愈他们这一类人;还有梅大人与他

交往,能够跟他互相讨论。再后来我更大些时,才能阅读他们的文章诗词,想象他们的为人。猜想他们必定有飘然脱俗的乐趣,而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