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申包胥:人名,《史记·伍子

胥列传》记楚大夫申包胥使人对伍子胥说:“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者亦能破人。”苏轼引其语而稍变易,其后刘过〈襄阳歌〉:“人定

胜天”,即用苏轼语:“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

跖:跖,读音zhí,相传为春秋末期人,残暴之人,参看《伯夷外传》,孔、颜之厄颜:颜回,孔子的著名弟子,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

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

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守文:遵守成法。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王公:

王祐(“右”改“古”)读音hù,山东莘shēn县人,字景叔。宋初为潞州太守,不久代替符彦卿镇守大名府(属河北),以家属百口担保符彦卿

无罪。世人因此说王祐(“右”改“古”)有阴德,他自己也因此手植三槐于庭,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次子王旦为宰相,天下称为

“三槐王氏”。宋太宗称赞王祐(“右”改“古”)文章和清节兼著,特拜为兵部侍郎,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

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魏国文正

公:魏国公、文正公,即前面注释中所说王祐(“右”改“古”)的次子王旦,字子明,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进士,真宗时累擢升知枢密院,

进太保。王旦执政很久,能荐引人才,但真宗迷信道教,作天书,王旦不敢谏阻,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祥符:年号,全称为“大中祥

符”,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

十年之后,如持左契左契: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联即左契常用为索偿的凭证,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懿敏公:王旦之子王素,字仲仪。赐进士出身,历知鄂州,仁宗擢知谏院,遇事敢言。出知成都府,

为政务合人情。再知渭州(属陕西),教民耕战,积粟可支几十年,士气大振,敌不敢犯。官终工部尚书,卒谥懿敏。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

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翻译:天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吗?但是贤能的人不是必定当大官,仁慈的人不是必定长寿。那么天数不是预先确定了的吗?但是仁慈

的人必定有子嗣传承官爵、继承衣钵。这两方面要如何来认识其根本呢?我听说申包胥曾说过:“人定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俗的人们谈

论起天数来,都是不等它成为事实了而去卜算它,因此将天数看成广大而不可知。善良的人因此懈怠,恶毒的人因此肆无忌惮。盗跖长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