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不知道有魏国国王啊。平原君用婚姻激信陵君,而信陵君也自己确实以婚姻的原由,迫切地准备去救赵国,这样是信陵君心里只有

婚姻,不知道还有国王。他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只是为了赵国而已。还不是为了赵国,只是为了一个平原君而已。假

使灾祸不是发生在赵国而是在其它国家,那么即便是撤除了魏国的屏障,是撤除了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定不会去救的。假使赵国没有平

原君,或者是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便是赵国要灭亡了,信陵君也必定不会救的。也就是说赵王和赵国整个国家的轻重,抵不上一个

平原君公子。也就是说魏国用来确保它整个国家稳定的军队,只不过是给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而已。所幸的是这仗打胜了,还好说;一旦不

幸战败了的话,军队全部成为秦国的俘虏,那样就是完全用魏国几百年的社稷基业去殉他姻亲的难,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向魏国国王谢罪

啊!盗窃兵符的计策,是出自侯生,如姬完成的。侯生教公子窃取兵符,如姬为公子从国王的卧室窃取兵符,这两个人也是只知道有信陵公

子,而不知道有国王啊。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

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赵,不听,则以

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

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呜呼!自

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穰侯:穰,读音ráng。魏冉,秦

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为秦相。《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范雎对秦昭王说:“我在魏国就只听到秦国有穰侯,不知有您。”,不知有秦王;

虞卿知有布衣之交虞卿:《史记·虞卿传》及《范雎传》都说虞卿是贫民,穿草鞋,戴长柄笠,游说赵孝成王,为国相。后来为了掩护魏齐

(秦国国相范雎由于私仇要捉魏齐),抛弃万户侯和卿相之印,保护魏齐一起逃亡,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旒:同“瘤”

我认为信陵君自己有主见的话,为什么不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强烈地劝谏国王,如果不听,就用准备死在秦国军队之中的决心死在

魏国国王之前,国王必定会省悟的。侯生为信陵君考虑的话,为什么不求见魏国国王说服他救赵国,如果不听的话,就以他愿意为信陵君死

那样死在魏国国王面前,国王也必定会省悟的。如姬有报答信陵君的意愿,为什么不乘国王闲暇的时候日夜劝他救赵国,如果不听的话,就

以她愿意为信陵君死那样死在魏国国王面前,国王也必定会省悟的。这样的话,信陵君就没有辜负魏国,也没有辜负赵国;另外两人没有辜

负国王,也没有辜负信陵君。为什么都不是这样考虑的呢?

信陵公子只知道有婚姻关系的赵国,却不知道有自己的国王。内有宠幸的妃子,外是邻国,低贱的是夷门的乡野之人,他们都知道

有信陵公子,不知道有魏国国王。也就是说魏国只有一个孤家寡人啊。哎呀!自从这世道衰败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违背公道而为朋友的行径,

却忘记了坚守节操奉行公道;有权重的宰相就没有威严的君主,只有私仇就没有为道义而生的愤怒。如同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不知道有秦

国国王;虞卿只知道有布衣之交的魏齐,而忘记了还有自己国家的国王——赵国的国王,也就是说君主如同多余的肉瘤很久了啊!

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