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序

史记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

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炎帝)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牛羊狗猪之类的家畜。吃草的为刍,吃粮食的为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读音jian一声,流入,

侵蚀)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眇通‘妙’,即妙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

下者与之争。

翻译:老子说:“到治理的顶点,相邻的国家互相可以望见,鸡犬的声音互相可以听见,民众各自都觉得自己的食物甘

美,自己的衣服美好,安心于自己的习俗,快乐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到老到死都不会我移民去你那或你移民来我这。”必定要

按照这样做,来改变近代,堵塞民众的视听,那几乎是无法行得通的啊。

司马迁说:神农以前的事,我不知道。至于象《诗经》、《尚书》所记述的,虞朝、夏朝以来,(都是人们的)耳目希

望享受最极端的声色,口腹之欲希望尝尽所有家禽美味,身体(享受)安逸享乐,心中(享受着)夸耀(自己的)权势能力的

荣耀,让(这种)习俗侵蚀民众很久远了,就是逐们逐户去宣讲(老子的)妙论,终究是不能教化得了的。所以善于治理的人

顺应它,其次是用利引导它走上正道,其次是教诲民众,其次是(用法令)规范民众,最低下的办法就是跟民众的习俗做斗争。

夫山(太行山)西饶材、竹、谷(树名,皮可以造纸)、纑(野麻,可织布)、旄(读音mao二声,牦牛尾巴,可以做

装饰品)、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枏(同‘楠’,贵重木材,后面的梓也是)、梓、姜、桂、金、连(

通‘链’尚未提炼的铅矿)、锡、丹沙、犀、瑇瑁(玳瑁)、珠玑、齿(象牙)、革,龙门(地名)、碣石(地名)北多马、

牛、羊、旃(旃,通‘毡’读音zhan一声,毛织物)裘、筋角(制弓的原料),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象棋子一样布置

:此其大较(大略)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风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掌管山泽园林的

官,这里指开发山林资源的人们)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

之验邪?

太行山以西有丰富的木材、竹子、谷树、野麻、牦牛尾巴、玉石,太行山以东多产鱼、盐、漆、丝、声色(消遣之物),

长江以南出产楠木、梓木、姜、桂、金、铅、锡、丹沙、犀牛(角)、玳瑁、珍珠、(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多产马、

牛、羊、毡衣、筋角,铜、铁(矿)就像棋子一样布置在方圆千里的山上:这只是个大概的情况。(这些)都是国人所喜好的,

穿衣盖被的习俗,奉养活着的送走四去的用具啊。所以依靠农作而有食物,山林中的人们发掘矿产,工人们做成器具,商人们

买卖流通它们。这难道有政令发布征召要求定期来聚会吗?人们各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所希望得到的。所

以便宜的货物找贵的地方(去卖),贵的货物找便宜的地方(去买),各自勉力于自己事业,乐于自己的事务,如同水趋向于

低下,日夜没有休止,不用召唤自己来,不用求索民众自己供给了。(这)难道不是符合道理应验自然的事吗?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粮食、工具、钱财)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

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

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姜太公)封於营丘(地名),地潟卤(读音xi四声,含盐碱过多的土地),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

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繈(读音qiang三声,背小孩的宽带子。这里是用《论语·子路》中‘繈负其子而至’的意思

至而辐(相当于现在自行车的钢丝)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东海)岱(泰山)之间,敛袂(读音mei四声,袖子)而往

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指钱币)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台名,管仲筑),

位在陪臣(诸侯国的国君对帝国的天子称臣,诸侯国的大夫对国君称臣,所以他们对天子陪臣),富於列国之君。是以齐富至

於威宣(威王和宣王)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

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已而不乐。故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

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

夫编户(编入户口册的平民)之民乎!

《周书》说:“农业没有产出就会缺乏食物,工人不出产品就会缺乏做事的工具,商人不出来经商那么三宝(粮食、工

具、钱财)就绝迹了,开发山林的人们不输出就会短少财货。钱财短少又使山湖无法开发啊。”这四样,(都是)民众衣食的

根源啊。源泉多那么就富饶,源泉小就匮乏。在上来说就是富国,对下来说就是富家。穷富的门道,不要扼杀或给予,聪明的

人就富足有余,笨拙的人就贫穷不足。所以姜太公封地在营丘,(那的)土地含盐碱量高,人口稀少。在这种情况下姜太公劝

勉女人们做女红,极尽巧手,通商买卖鱼和盐,因此人们都归顺他,(人们)背着孩子像辐条归于车毂一样汇集(过来)。所

以齐国(出产)的衣帽被天下人所穿戴,东海泰山之间(的人们),(恭敬地)收着衣袖前往朝拜。那以后齐国一度衰弱,管

子整顿它,设置财政机关,那么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多次整合诸侯,匡扶(周王朝的)天下;管仲也拥有三归台,官位

是陪臣,富有和国君同列。这样才使齐国富有延续到齐威王和宣王。

所以(管仲)说:“仓库充实(民众)才知道礼节,丰衣足食才知道荣辱。”礼产生于富有,而荒废于穷乏。因此君子

富有了,喜欢施行他的美德;百姓富有了,用来调适他的体力(享受)。潭深(可以)养鱼,山深野兽就前往,人富了仁义就

附于他们身上啦。富有的人得势就更加显赫,(穷困了就)失势就没有人趋附他,最后就不开心。所以说:“有千金身家的人,

不会死在街市。”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人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天下人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利益而去。”

有千辆车的国王,有万户佃户的诸侯,有百户佃户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匹夫百姓啊!

感:开宗明义说老子说:“至治之极……”不知道是否老子的原话?因为据说,老子只留下《道德经》,而《道德经》

收尾的倒数第二章似乎并不是完全这样的。姑且算是吧。但我所理解的“治之极”,并非治理方法的最好办法。正如信奉共产

主义的统治者,在领导人们奔向共产主义的时候,并不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实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而是像邓小平所指出

的那样,要让一些人先富起来。所以说,“治之极”当是指将社会治理到最理想的时候,人们才会如何如何。

看到最后一段,很是纳闷!司马迁既然知道人们“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富者得势益彰”,又如何意识不到老

子说的“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呢?而美其名曰:“人富而仁义附焉。”最后倒是说出了大实话,富到极点的千乘王、

万户侯们,“尚犹患贫”啊!他们同样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且“富者得势益彰”,又如何能遏制其掠夺的本性呢?

因此统治者如果不能做好抑富济贫,有效地控制贫富差距的拉大,是不可能让社会平稳发展的。司马迁只看到春秋战国

诸侯争霸时,如何强大以称霸。但没法看清封建中央集权,无法遏制两极分化导致的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最终让一个个封建

王朝的覆灭。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子是哲学家,而他只是个历史学家的原因吧。

二○○六年三月五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