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反面。这就是互相依存的学说。虽然如此(这种学说也是有对立面的),那就是因为对立面的生而死,或因为对立面

的死而生的学说;有因为可以而不可以,或因为不可以而可以的学说;有因为对立面肯定而因此否定,或因为否定而因此肯定的学说。所

以圣人不跟着这些推论绕而是顺应天道行事,圣人这也是因事由而定是非啊。有此就有彼,有彼就有此啊。彼是一种是非,此也是一种是

非,果然有彼这种是非吗?果然有没彼这种是非吗?彼没有其对立面了,这就是道的枢纽。枢纽得到了它环的中心,就能应对无穷,肯定

的变换是无穷的,否定的变换也是无穷的。因此说:不如没有是非的争执而明白天道。

用食指来说明指示的“指”不是食指的“指”,不如用食指以外的手指来说明指示的“指”不是食指的“指”;用赛马的马来说

明压赛马的筹码的“码”不是赛马的“马”,不如用赛马以外的马来说明压赛马的筹码的“码”不是赛马的马。天地可以用一个手指来表

示,万物可以用押的一个筹码来表示。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道:路,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莛:读音tíng,草茎。楹:独营yíng,房屋的柱子,厉与西施厉:丑女人,恢恑憰怪恢:诙谐。恑:

通“诡”,狡猾。憰:通“谲”,欺诈。怪:奇异,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

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狙公:狙,读音jū,猴子。狙公,养猴子的老翁。赋:给予。

芧:读音xù,橡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

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天钧:天道的自然运行,是之谓两行两行:两相并行

都说可以就是可以的,都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的。道路是人走出来的,物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什么是对?都说对的就是对的了。

什么是不对?都说不对就是不对的了。事物本来就有它对的一面,事物本来就有它可以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对的,没有什么事物是

不可以的。因此就象草茎与柱子,丑女与西施,诙谐诡异狡诈奇异,在道之中都是可以融会贯通为一个道理的。这是分化,那就是形成;

那是形成,这就是毁灭。所有的事物不存在形成和毁灭,他们终究会统一成为一个道理的。只有通达的人能够知道统一起来看问题,因此

不会固执己见而是将道理赋予在寻常之中。所谓寻常,就是通常的运用;能够用于平常,就是融会贯通;能够融会贯通,就是明白真谛了。

能够明白真谛就是几乎懂得天道了。因此而自然通顺,自然通顺于不知不觉之中的就是天道。

劳神费心为了统一观点却不知不同的观点其实相通的,这叫做“朝三”。什么叫做“朝三”?就是一个养猴子的老翁给猴子发橡

子的时候,说:“早晨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猴子都恼怒。于是他就说:“那么就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众猴子就都开心了。名称

和实质都没亏损却会造成一喜一怒的效果,狙公这也是因势利导。所以圣人调和是非终极于天道,这就叫做两仪并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封:界限。其

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彰:彰显,显现,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

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昭氏:名文,古之善鼓琴者;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师旷:

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乐师。另点击查看《师况劝学》。枝策:枝,拄也;策,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

末年:后世。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坚白之昧:战国时期名家哲学著名诡辩论者

公孙龙,他的观点是,一块本来兼有坚硬、白色的石头,当你看到它是白色的时候,你并不能知道它是坚硬的;同样,当你触摸时知道它

是坚硬的,但你并不能知道它是白色的。所以他认为石头的白色、石头的坚硬性质不是同时存在的。其留传后世最著名的说法就是“白马

非马”,就是说白马不是所有的马,所以说白马不是马。正是因为其将事物的特性割裂到如此纯粹,纯粹到白痴的程度而著名!与之相对

的是惠施的“同异”论,惠施认为,事件万物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其共性,此为“毕同”;任何两个同样的事物,它们都不可能完全相

同的,必定有它们之间的差异,此为“毕异”。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其子:其,指昭文。昭文之子。纶:琴弦,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

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滑疑之耀:滑疑,惑乱。耀,明,光。含混不显示睿智但坚持本源的

明智,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古代的人们,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极至。什么样的极至呢?有观点认为不曾有什么事物,这就是极至,说尽了事物的根本,达到了

无以复加的境界了!其次的观点是认为有客观的事物,但没有什么彼此的区分。再其次的观点是认为有彼此的区分,但不存在是与非。一

旦有了是非,天道就因此而被蒙蔽了。天道被蒙蔽了,爱便因此而产生了。果真有成见和蒙蔽吗?又果真没有成见和蒙蔽吗?有成见和蒙

蔽,所以昭氏演奏出他的音乐(有所表现必有所遗漏,不是天籁);没有成见和蒙蔽,那么昭氏就无须奏琴了。昭氏演奏琴,师况演绎诠

释乐谱,思想家惠子倚靠着梧桐树思索,这三位先生的才智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都是达到鼎盛的境界了,所以能流传到后世。他们所

偏爱的方面远胜于旁人,他们在各自所专长的方面就都希望使别人也明白他们所理解的。众人无法理解他们所明白的道理,所以以得出白

石头的白色和坚硬的特性不可能同时存在这样白痴的观点而告终。而昭文的儿子终身以弹琴为生,终身无所成就。如果这样算是有成见的

话,那么即便是我也是有成见的人;如果这样不能算是有成见的话,那万物和我谁也没有成见了。所以含混不显示睿智但坚持本源的明智,

是圣人所追求的。只有这样不追求功用而将真理寄寓在平常之中,这就叫做明白天道。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

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秋豪:鸟兽在秋天里生出的毫毛,比喻物的微小,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殇子:夭折的幼童,而彭祖为夭

彭祖:颛zhūn顼xū帝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姓篯jiān名铿,尧封给他的封地叫彭城,因那的路可祭祀路神,祭祀路神称为祖,故称之为彭

祖。享年八百岁,以长寿著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现在我在此想说一番自己的见解,不知这样是否与前面所说的这些人便成同类了?又或是与前面所说的这些人不是同类?是否是

同类,能互相比较就是同类,那么我和他们就没有什么差别的了。虽然如此,还是请允许我说吧:凡事都有它的开始,有它的还没有开始,

有它的还没有开始的还没有开始;有存在的事物,有不存在的事物,有还没有开始的不存在,有还没有开始的不存在的还没有开始。突然

有了个不存在,但还是不知道有了个不存在果真是谁存在谁不存在。今天我已经说了这番道理,但是还真不知道我所说的这番道理是有道

理呢?还是没有道理呢?

(由此可见)可以说天下没有比秋天鸟兽掉落的毫毛的毛端更大的事物,而大山也可以说很小;可以说没有比夭折的孩子更长的

寿命,而享年八百岁的彭祖也可以说是夭折。天地与我们同在,万物和我们是一个整体。既然都是一个整体了,还有必要辩那些个废话吗?

既然已经说了是一个整体了,就没有必要说话了吗?统一体和言语所解说的(不可能完全吻合)就成了二,二加一等于三。由此推延下去,

巧于天文历法演算的人也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更何况普通人啊!所以从无到存在,进而到三,更何况从存在的现象到现象(将有多么繁

复)!必定无所适从,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顺其自然!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标准,为是而有畛也畛:读音zhěn,分界。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伦:次序。义:道义,

是非,有分有辩分:分歧。辩:辩论,有竞有争竞:竞争,较量。争:争斗,此之谓八德八德:八种状态。六合之外六合:六个方位,四

方及上下,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说明,宣扬,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

:通“谦”,谦虚,大勇不忮:读音zhì,固执。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完成,成全,廉清而不信清:清纯,没有瑕疵

,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圆而几向方矣:几,读音jì,冀,希望。对圆寄予的希望太过就变成方的了!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葆光:潜藏、蕴藏、含而不

露的光辉

道未必有边界,言语解释未必准确,因为这就会有界线。就让我们来说说界线:界线有左有右,有伦理有道义,有分歧有辩论,

有较量有斗争,这就是八种状况。我们的空间以外的事物,圣人承认它但不加以解释;我们的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圣人只解释不议论。记

载先王事迹的史书,圣人议论但不争辩。所以有分歧的,圣人求同存异;要辨别是非的,超越是非之外。有人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圣人包容一切,普通人互相展示各自的明辨是非。所以说:“明辨是非的人们,有各自忽视并无法理解的方面。”天道是不必宣扬的,最

完美的辩论不是靠言论去说服,最大的仁爱不是讲仁义,真正的廉洁是不谦虚的,最大的勇是没有固执的。道要去宣扬就不是道了,讲道

理要争辩就片面了,仁爱有标准就不完全了,廉洁到清纯绝无瑕疵就不可信了,勇成了固执就不是勇了。这五种状况就是要求太圆而变成

方形了!所以知道在自己所不了解的地方止步,就是最高境界。谁懂得不靠言语辩论,不必宣扬的道?如果有能懂得的,那就是上天的库

府,如何灌注都不会满,怎么舀取都不会枯竭,也不知道灌注到哪去了或从哪舀取来的,这就叫做蕴含不露的光辉。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宗、脍、胥敖:上古时代的三个小国,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

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进乎:超过!”

齧缺问乎王倪曰齧缺、王倪:齧,‘啮’。相传是尧时的贤人,《天地篇》说:“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齧缺,齧缺之师曰

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何从?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

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木处:住在树上。恂:恐惧的样子,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刍豢:草食为刍,牛羊

之类;壳(糠、麸)食为豢,猪狗之类,麋鹿食荐:草,蝍蛆甘带蝍蛆:读音jì、jū,蜈蚣。带:蛇,鸱鸦蓍鼠鸱:读音chī,猫头鹰。鸦:

乌鸦。蓍:通“嗜”,嗜好,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猨:同“猿”。猵狙:读音biān、jū,一种野兽。它与猿很相似,但头似狗,

喜欢与雌猿交配,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毛嫱:嫱,读音qiáng.古代美女。丽姬:春秋时期晋献公夫人,以美貌著称,人之所美

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决骤:迅速奔跑,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樊然:

纷繁杂乱的样子,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大泽:大薮,长有很多草的大湖,河汉

冱而不能寒河汉:黄河、汉江。这里泛指大江大河。冱:读音hù,冻结,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

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从前尧问舜:“我想讨伐宗、脍、胥敖,面南坐在朝廷上的时候总是无法释怀。这是为什么啊?”舜说:“那三个国家,就如同

声明:版权所有,严禁窃为己作;未经授权切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本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如欲转载、建立镜像或选用,请联系商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