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救虎

刘基

苍筤溪水合流入于江苍筤:筤,读音láng,原为竹子初生时的颜色,此为作者假托的地名。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事:

侍奉,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具:备办,躬蓑笠,立水浒,

督善水者绳以俟:读音sì,等待。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平旦:天大亮的时候,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

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舔其毛矇矇:眼睛无神的样子,比及岸,则瞠目眂道士瞠:读音cheng一声。眂:

,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郁离子曰:“哀哉,是亦道士之过也。知其非人而救之,非道士之过乎?虽然,孔子曰:‘观过,斯知仁矣。’道士

有焉。”

翻译:苍筤的溪水汇合流入江。有个道士在汇流处的江岸上筑观侍奉神,非常虔敬。一天晚上,山洪暴发,冲走的房

屋塞满溪流漂下来。人们骑在树木上爬到屋顶上、呼号求救的人声音此起彼伏。道士弄来大船,身穿蓑衣戴斗笠,站在水边上,

督促熟悉水性的人们拿着绳子等候着。一旦有人到,就投过去木头和绳索拉他上岸,所救活的人很多。

天大亮的时候,有只野兽身子淹没在波涛之中而头浮出水面,它左右顾盼好象求救的样子。道士说:“它也是一条生

命,必须马上救它。”船员按照他的话上前施救,用木头接住让它上岸,原来是只老虎。开始它眼睛无神的样子坐那舔毛,等

到它上了岸,就瞪着眼睛看着(虎视耽耽啊!)道士,然后跃起扑住他,将他扑翻在地。船员们跑来解救,道士方得不死,但

受了重伤。

郁离子说:“悲哀啊,这也是道士的过失啊。知道它不是人而去救它,难道不是道士的过失吗?虽然如此,正如孔子

所说:‘看一个人的过失,就知道什么是仁爱了。’道士就是这样的人。”

感:因为它不是人就不救?!似乎谬误的很。如果是爱惜的宝马良驹、是朝夕相处的爱犬呢……生命遇到灾难都应该

予以拯救的啊!记得看《射雕英雄传》,洪七公坚持要救海中奄奄一息的欧阳锋,我想绝大多数读者、观众不会认为洪七公有

过失的!普救万物而又不被物所伤,才时最高境界啊!正如老子所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这故事怎么和刘禹锡的《救沉志》这么雷同的。只是将和尚改成了道士而已。写完感想后,翻看原来的感想,哈哈!

原来也引用了老子那句话的。

2004年6月23日晚

感:按照作者的说法:“知其非人而救之”,看来作者是误度读了孔圣人的语录了。“观过,斯知仁矣。”我的解读

是看到别人的过失、又或是过错,就可以从中总结出什么是仁爱了。这么说似乎不大直观明了的的,举个例子吧:比如马加爵

那么残忍地杀人,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宽容是非常好的一种美德。而不是如作者那样总结,推而及马加爵则说,

同学不是阶级敌人却要杀他们,难道不是马加爵的过错吗!如此一来,便是曲解了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诲了啊!本人感觉老子的

“常善救人”、“常善救物”,与孔子的“仁”,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此正是所谓殊途同归:老子说的是圣人无弃人、无弃

物;孟子说的是仁者无敌!

二○○八年五月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