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增广贤文》之闲来歪批漫读(一)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古代的好文字,它们都在诚恳地等着教导我们啊,长不长进,就看我们是否理它们了!咱们应该收集足够的句子和文字,才能

让孩子们多多见闻。儿童们:像背《三字经》一样的背吧。弄不懂不打紧,长大遇到事自然就通懂了。就像郭靖学《九阴真经》那样。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我们看今天的人和事,应该把古代的人和事拿来作为参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以前就没有今天吗。人们总是在总结前

人功过得失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吗。比如古代的小孩就会问: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

呢?这问题连孔圣人都被难倒了。今天的孩子问不出难倒爱因斯坦(哦!他不在了,那就给成人们出难题吧。)的问题,是否今天的

孩子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呢?再比如从古至今的贪官世界横行,说到这事人人都痛心疾首,可人们借鉴古人的防范、惩治办法,为什么

就遏制不了呢?还比如今天的人们都高唱和平自由,人类却永远无法摆脱战争,为什么人类从古至今从战争中汲取的更多的是战法啊?

从古人那就总结不出消灭战争的智慧吗?儿童们:像背《三字经》一样的背吧。弄不懂不打紧,长大遇到事自然就通懂了。很多事成

年人自己都弄不明白呢,你们能信服他们的注释吗?还是先记住了,自己琢磨吧。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我们对世上的一切,弄清楚了自己的感觉便能知道别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了。这就叫用自己的感受去比照别人的体会。所以圣

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朋友都喜欢玩玩具,所以不要抢别人正在玩的玩具。懂得这个道理吗?其实成年人也一直不懂这

道理的。比如大家都喜欢钱,可有的人就要抢别人的。再比如人人都不喜欢别人威胁欺负自己,可有的人为了自己不受别人威胁,就

要先发制人,欺负了别人还振振有辞。所以儿童们:像背《三字经》一样的背吧。弄不懂不打紧,长大遇到事自然就通懂了。成人们

说得振振有辞的道理未必是真理,还是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个中真谛吧。(2..5.3.1)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所谓知音难觅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可千万不要相信这种悲观论点,天真无邪的孩子不都是见面自来熟的吗。大人们为什么就

做不到了呢?人吗,一长大了就要考虑利己的事情,便都为自己的利益思谋着,于是各怀心事。吃穿用度不都是成人们必须考虑的事

吗?但是成人们有时又向往当初童年的不设防的交往方式,希望人人如同《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一样纯真,可所谓的理智让成人知道,

那是天方夜谭。于是成人们便寄希望于君子,便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利益的搀杂方能互相交往成为知己。孩子知己遍天下,

成人知音最难觅。这两句孩子们就别读了,更别背它,懂得它越晚越好啊,省得过早染上成人的铜臭味。(2005.3.8)

古人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流水。”的高山流水话知音的所谓佳话。说的是伯牙弹琴时,想表达的是高山,钟子期听了

说道:“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想表达的是流水时,钟子期又说道:“洋洋兮若流水。”后来钟子期亡故,伯牙便再不弹琴了。如此

执著于所谓知音,实在狭隘得很啊。孩子们千万别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凡是保有平常心才好!所以这话是越晚体会到越好,终身没有

这种感慨就最好了。不背也罢。(2005.3.10)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人们相逢在一起也是天赐的缘分,在一起相处时间再久,如果能做到如同初次见面时的心态——互相尊重、礼让……那么大家

彼此之间就永远不会有怨恨。与人为善,真是高境界!要做到实在不易啊,简直就是太难了。究其根源,还是利益这玩意在作怪,如

果人人都能想着他人的利益的话,也就不难了。(2005.3.10)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知道梨字的滋味,就得亲口去尝一尝。”所谓“实践出真知”吗。人们认识世界,都是要通过反复的

观察、思考,再观察、思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的。所以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有经历的知识实在是空中楼阁

啊。总是听说在原始森林中与动物为伍的生物学家有惊人的新发现;居里夫人历时四年从几吨的沥青中才发现新元素镭。这句话背

是要背,不过还是越早懂得它越好啊。别人说咱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大概是祖宗注重背书,后人革新要抛弃死记硬背又没学到动

手,便如邯郸学步一样,只有爬的份了。是啊!凡事都要辨证地看它才好。(2005.3.14)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平时山溪中的流水其实是涓涓细流啦,来得猛去得也快的,其实是山洪。所谓山洪,其前提条件是下暴雨,暴雨本来就是来

得猛去得快的,下到山上流进山溪的水不就也如法炮制了吗。而所谓小人的心容易反复呢,它也是有原因的,不管情况发生任何变

化,它坚持唯一不变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所谓小人就是指惟利是图者,他们除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不遵守任何其他原则。

就不要要求他们什么与人为善啊、信用……现代社会要有完备的法律,凡是要签定合同、协议什么的,就是因为自从资本主义社会

以来,凡是都非得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似原来封建社会,对礼教推崇得至高无上,非礼不视,非礼不听,非礼不言,非礼不动,不合礼

教的,连听都不去听,你说它将人束缚得多么拘谨啊。如此说来,这人的品德岂非越来越堕落了吗?实在很难说清。得让大家都知

道,究竟怎样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可能就好了。比如现在强调绿色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就是一个好方向啊。(2005.3.16)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有人将这两句话分开,有人将它们连在一起。其实连在一起才有深意,才灌输了一种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抛

开“上品”“下品”和“金子”铜臭味的争论,且将“金”当成“价值”,“读书”当成“知识积累”来看。要把握住运气,最根

本的是什么?是知识的积累。一旦某一方面的机会来到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丰厚的知识为基础,那机只会是擦身而过,就算

攥在手掌心也终究要溜走掉的。广义地看它,这两句话还是值得背它一背。(2005.3.17)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由此想起一句类似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里这句虽稍微好点,可给小孩纯真的心灵中种下如此负面的观念,

实在是罪过啊!虽说在成人世界里,这完全是现实。有人会说,得让孩子早日面对现实。有了这句话垫底,就不至于走上社会被伤

得太重,甚至于无法治愈。唉!人人都渴望社会多一些纯真诚信,少一些阴谋诡诈。可同时又早早地在心中铸起厚厚的隔离层。试

问,连起码的信任都早早地失去了,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呢?要求别人诚信,自己起码得信别人啊。孩子们是互相信任的,所以他们

总是说真话。于是才有童言无忌的说法。

想起一个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当时看了很反感,在此引用来让大家品评品评。说是有个商业巨子,为了教育其后代

生存商界的本能。一次,在儿子从楼梯上扑向他怀中时,突然闪身避开。他儿子摔的那个惨就不必提了,值得提的是那父亲振振有

辞地告诫道:想要成功就不能相信任何人。我不知道这孩子是身体还是心灵受到的伤害更大,因为我不知道他成人后心灵是否扭曲。

孩子们,越晚按照这句话做越好啊!当然,成人的话未必就对,孰是孰非自己用心体会吧。(2005.3.22)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做人实在不要太执著,保有一份平常心的确是人生极难达到的高境界啊!家长们从小都教导孩子一定要争上游,甚至做到最

好;老师要将学生的成绩排名次,对分数高的学生赞不绝口呵护备至,督促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是乎孩子们从小便执著

地追求着,按照成人们给出的目标奋斗着。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大部分人都发现,那为之奋斗的不是自己的特长、并非自己的愿望。

等他们明白过来,便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所以这世界上碌碌无为之辈最多。呵呵!这的确有点牵强而夸大其词了。但成人们凭什么

制定孩子的目标,左右孩子的理想呢?让他们学好基础知识,建立责任心和善良心性,未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要知道:有意栽花

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因为花虽好看,但娇贵难活;柳枝生命力强,有水即活。(2005.3.24)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从有了解剖,人们画出的动物便有了立体感,不会因为不了解被画动物的骨骼结构,而画得变形的。这人心难测,实在还

没有什么学科可以肯定地说,能度测出每个人的脑子里究竟盘算着什么。要简单区分一下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凡是牵涉到利益的问

题,必定都是各怀心事的了。利己是人的本性吗。前面的什么“易反易覆小人心”、“逢人且说三分话”啊什么的,这些都是人类

的阴暗面。为了区别于此,便有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没有了利益搀杂其中方能平淡如水啊。如此沉重的教训,要孩子们从

小就背负着它们,实在有些残酷啊!成人世界永远都是残酷的。让孩子们天真纯净的世界,在其生命中延续的时间越长越好啊!呜

呼!从古至今的人们互相伤害得实在太深了啊!(2005.3.29)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视之如粪土的确不错。这粪土之说,可也别认为是可以弃之如蹩履的意思。试想,粪

土乃庄稼之本,庄稼又是人所共需的。人要没了粮食又如何存活呢。所以人们在“钱不是万能的”后面又加了一句:“没有钱是万

万不能的”,虽说这有调侃之意,可的确也是现实。要不怎么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呢。教孩子们从小看重仁爱和道义的确是好事。

这人活在世界上,为了金钱全无视仁爱和道义,实在是不如畜生。要知道畜生是满足温饱即可,人有了金钱可是能将享乐推到极致

的啊!都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人为了追逐享乐,还会有什么想不到的啊?(2005.3.30)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流水本无意,花落却有情。闲云无心飘,人畜饮水急。自然总是无情地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存在着,人类怎么主观地将其拟人

化美化也好、丑化也行,它总是依然固我。人类唯一能做的是找到其规律,然后顺应其规律。当人们觉得它美好,是因为自己顺应

了客观规律。当人们觉得它凶恶丑陋,是因为人们逆其规律而动的原因。果真人能够胜天的话,那个天肯定不是自然的天,那是人

们自己设置的天。这句话很有诗意,看似空泛,寓意其实深广。记住它有好处!(2005.4.1)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啊。所以老子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看什么问题,

拉开了距离,方能看得全面的。哦!是了,还有一句更形象的诗句能说明这观点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

短视的原因,就是因为执迷于纷繁的表象的原因啊。所以每当我们对某事某物迷惑不解的时候,不妨暂时丢开它。呵呵!这也许给

一些人以逃避的借口,所以还要强调一点的是,深入才能浅出。对某事某物没有丰富全面的接触和研究,想总结其规律、找到解决

的办法那实在是痴人说梦。(2005.4.7)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这句话和前面的“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倒是可以配成一对。初相识时,从来没有什么厉害冲突,彼此可

以客客气气的。一旦在一起时间待得长了,必然有因利益原因互相影响的了。在不断的解决互相厉害冲突之中,便能充分了解各自

的价值取向、修为、涵养。人要生存,总是有其必须的基本条件。这些就是切身利益。人们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或大或小的社会

关系,这或大或小的社会团体中,彼此之间的切身利益,不可能总是一致的,一旦不一致了,人的本性才会完全显现出来的。聪明

的人,看得远,总是能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最聪明的人,便是无视自己的利益,以集体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说得深奥点就是老

子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句大白话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吃亏是富。”可是很高的境界哦!

短视的人,当然就是:惟利是图。所谓世态炎凉,就是,人大多是自私的,程度不同而已啦!经的事多了,各自体味个种滋味吧!

(2005.4.19)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原来老祖宗们有这么多话来教导我们,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

国人就是条虫。难道真的如此吗!那实在是悲哀啊!要不就是别人恶意攻击咱们?不管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记!切记!

(2005.4.25)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这句和前面的“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没有什么区别,咱也没更多的废话了。(2005.4.26)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这话俺不喜欢,太过强调财富的功用了。记得原来看过一篇文章,标题和作者都不记得了,是歌颂各条战线有建树的风

流人物的。就很能反驳这种观点。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是还有很豪气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何为风流?《现代汉

语词典》解释有三:1、有功绩而又有文才的;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3、指男女间行为有关的。这话太狭隘地只取第三点,

而且宣扬拜金,藐视才学要素和心神放浪不羁的境界,实在不值得以此来教诲孩子。这句不如删除的好。再不改成:马行无力

皆因瘦,国被欺凌只为弱。呵呵!歪批,歪批!(2005.5.8)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这话有点饶舌,差点把我绕迷惑了。想起数学有集的概念,什么子集、交集的啊。这两个集镂去了一种人,那就是聪明

人,又或说是机关算尽机智巧诈的聪明人。这种人他们有时会饶人,大度得让人惊疑;有时又绝对不饶人的,执著得让人胆寒。

那他们取舍的根据是什么呢?呵呵!你已经知道了,是吧,那就是利益最大化。

这方面古代有不少劝导我们的俗话: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外国也有:别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给他(原话不清

楚,大概就这意思吧。)。这会儿便想起前几日在《寓林折枝》中读到的的故事《骂鸭》,挺好玩的,点击标题链接,自己看

吧。有感触告诉你的朋友,没心得你找俺,咱们接着侃。(2005.5.12)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血缘只是一种纽带,将亲人互相联系。当人们宣扬亲情时不免都会说:血浓于水!如果很现实地看,现实生活中兄弟反

目,父子成仇的也不少见。还有一句老话说得很实在:远亲不如近邻。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人始终是自私的;但又是讲感情

的。自私本性决定了在利益冲突时,会导致一些人为了利益,抛弃亲情、漠视血缘,反目成仇。人们在互相交往当中,彼此融

洽、互信、尊重、友善……从而一些人之间会建立深厚的感情,因为这感情,他们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互相帮扶,共渡患难,

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所以说:是亲不是亲?有情没有情!(2005.5.12)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在工业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前面这句话说得实在有远见。作为古人有此远见卓识,的确是佩服佩服!呵呵!搞笑一下

啦!原文意思我看其实是避免和后一句的“故乡”重复而已吧。从小喝习惯的,谁不觉得家乡的水美呢?当然啦,重点当然是

强调故乡人的亲情。这句话其实是对前面一句的否定。在我看来,将它们颠倒一下次序似乎更好。有一种由表及里的递进的认

识。现在这样排版,就显出了一种矛盾心态:看到了现实的冷酷,但又特希望宣扬亲情和友善的矛盾。还是现实一点,如庄子

所说的:“相溽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故乡人之间,自然会有一种亲切感;亲情美好而温馨。可为了避免一旦被自己人卖

了失落感太大,甚至于无法承受,还是记住庄子的这句话为好。有它垫底绝对是有益的。所谓达人知命吗。(2005.5.16)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小鸟顺时而巢、而卵、而育、而捕、而生、而死;花朵逢春吐蕊、即而怒放、凋谢、结果。看不出它们担心、害怕春光

老去的征兆或患得患失的情调。硬要这么说,便有人类“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做作感觉。咳!难怪和一些人交流的时候,特别

感觉自己完全没有艺术人的素质。从小梦想做小说家,看来是痴人说梦啊,因为本人太缺乏艺术天分的。罢罢罢!教人珍惜青

春,莫要虚度青春年华这最美好灿烂的时光,的确是很好的劝导,咱们就牢记古人的谆谆教诲吧!至于小鸟、花朵有没有那么

多愁善感就不去追究它了。(2005.5.17)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朋友相逢不交杯换盏也是要彻夜长谈的啊。这“洞口桃花”到底做何解啊?陶渊明

的《桃花源记》和这前半句又如何扯上关系呢?就算是暗示此生只有一面之缘可这“笑人”又做何解释呢?整句话想说什么啊?

是不是另有什么典故领人进入什么境界呢?唉!费解得很。有高人还望不吝赐教!先谢谢了!(2005.5.18)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这句话的“使”和“教”字耐琢磨!我看大概意思是:女人要做红粉佳人就趁年轻,否则人老珠黄了便吃不来这碗饭的

了。那是靠青春做本钱的;男人想要风流浪荡,穷人家的孩子就别去学了。那是要靠钱财来撑持的。由此来劝戒人们,脂粉堆

中,温柔乡里,风月场上,石榴裙下……那都是销蚀青春和钱财的地方,千万慎入。有青春和钱财很容易陷进去,沉醉其中。

可一旦青春不再,囊中羞涩,被踢出来时,如果看破了,知道什么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倒

也罢了。否则那打击可是万劫不复的哦!纸醉金迷空金山,灯红酒绿照倩影。终老孤寂思一生,空空来去了无痕。呵呵!写到

这里我都伤感起来了,唉!各人自己选择人生路,抉择之前多弄懂些前人的经验教训肯定有益处的。(2005.5.20)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交往的意思,就是不与人结交便没朋友来往。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人都是社

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些话都是教导我们要善于与人交往的必要及其道理。所谓素质教育,就很强调与人相处

的能力这一点。上周看中央电视台播的一期节目,说一位二十二岁读了四年硕士研究生的神童,去年被学院劝退在家的故事,

就是一个这方面能力的典型反面教材。应试教育一味强调分数的弊端实在是很大,难怪有那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遭人质疑啊!

说到这却又想起很喜欢的庄子的那句话:“相溽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可要费点心思哦!愿大家

参详明白,拿捏好火候。本人拿捏得挺次的,就不多废话了。(2005.5.23)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放在哪都发光”……于是金子便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现实也未必尽然啦。反正大家已

接受这种观念了,姑且也这么认为吧。中药就难说了,阿魏据说实在太稀有了,所以一般都是假的。在如今这商业社会之中,

惟利是图的人太多了,连防伪技术用得最尖端、最多的钱都是假钞无尽,其他假冒伪劣的东西就更是目不暇接的了。是假是

真,瞪大眼睛看仔细了。记住一个简单的道理就不容易上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上了当也

别气馁,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吗。要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总是要交学费的吗。(2005.5.25)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这句话应该和上面的“在家不会迎宾客,外出方知少主人。”放在一起的。我没什么更多的话说了,就是觉得要按照

这话来说,庄子就成痴人的了,庄子不是说:“老死不相往来”吗。这句话的“痴”字是大智若愚的痴呢,还是白痴的“痴”

呢?不同的人各自见仁见智吧。(2005.5.27)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情世故、世态炎凉的现实写照。说来说去就是我常提到的两点:人是自私的;人是追逐利益的。看明白了就不会有

什么可褒贬的了。自私是本分所在,奉献是情操使然。本分是与生俱来的,情操是后天教化培养的。修养高尚情操,首先得

明白和包容人人的本性。然后如何做,不同学说个不一样。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仁义道德;道家强调顺应天道,

以众人之心为我心;佛教讲究为前世赎罪,为来世积德;天主教说是向上帝赎罪;……共产党追求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让人

类永远没有剥削。嚯!怎么扯怎么老远去了?打住。(2005.5.30)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说人好话倒也罢了,搬弄是非实在是小人行径。唉!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够保

证自己不被别人议论,也没有谁能够说自己没有议论过别人。所谓君子坦荡荡,议论别人不发表违心的欺人之谈,被别人议

论泰然处之便可息事宁人的。事久见人心吗,喜欢搬弄是非的长嘴妇谁都厌恶,被人议论不必神经过敏,那起码说明你有与

众不同的突出之处。呵呵!愿人间多些公正,少些毁谤。(2005.5.31)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这话现实得可怕,不过现实的确是这么可怕啊!但这话有点不够准确,应将“钱”字改成“利”字,这样含盖面就广

了,而且无懈可击了。哦!还是有漏洞的,前面说了:君子坦荡荡吗。管你有没有好处,君子都是要说真话的。因此这话到

他们这就失效了的。不过就是世上君子知多少呢?唉!愿世上多些君子,少些小人。咦!又想起一类失效的人,就是保持缄

默的人们,管你有天大的好处,什么都不说。酷得很!因为他们坚信:天理终将昭示人间。(2005.6.2)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看到这句话首先想到的是:“趋炎附势”这个词,好象觉得不对的,别人是说有钱人啊。其实不错的,权钱有岂能分

得家的?趋炎附势者又是所为何来?唉!人性真实的一面,一览无遗,看淡人间冷暖,明辨世态炎凉,保持一份平常心。喝

就喝,没人敬就自己喝,人生虽说不要醉生梦死,又何必执著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高和寡中忍受寂寞,还是平常心最好啊!

(2005.6.7)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要赚钱当然要到热闹的尘世之中找机会吗,哪热闹哪就有人气,有了人才有从别人手里赚钱来的机会啊。没有流通便

是死水一潭,都自给自足钱就不存在了。说着便想起在风景点的寺庙中,看见和尚们点数着花花绿绿的各式钞票,因为大都

不认识,看得我眼都花了。别说我眼花了,我看那和尚的眼睛比我还要更花——完全陶醉在那纸醉金迷之中了。呵呵!本来

寺庙当是最清静的去处了,可看那和尚的眼神,只有那“闹”字,没有一丁点“静”字的影子。所谓“静处安身”的“静”

字,不在于是否林间溪边,而是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2005.6.9)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这话好象缺了主语吗,如此突兀地结论,好象世上什么都是如此似的了。这么看就谬误得很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

从量变才能到质变啊。这话倒是跟俗话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挺吻合的。可是仔细推敲,那也只是指当人们感

觉到病了的时候,才发现病来势凶猛。想起《扁鹊见蔡桓公》,扁鹊之所以被当成骗钱的江湖郎中,就在于人们大都忽视了

得病前的病因的积累。要我说啊,凡事来也似微尘,去也似微尘。(2005.6.9)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这“赶”用的有意思,可以理解为赶上、超过的意思,但还可以理解为赶走的意思。跟“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比,

差别还是蛮大的哦。正如我在杂文《春风扫落叶》所说的那样。想知道我的观点,请点击前面的标题文字链接自己看吧,这

里就不多说了。(2005.6.10)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从自然科学来说,前半句很谬误。因为水中的月亮光进入人眼,光线起码要多走从水面到人眼这段距离。呵呵!虽然

这段距离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个“先”字总是可以被否定掉的^o^。从人际关系来说,这话的确大有道理。所以常在领

导身边工作的人们,总是更多地被升职提拔的啊。如果是民主选举的话,那就是越亲近民众的人越容易当选吗。(2005.6.21)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为人做事,过于张扬终究是要招致灾殃的。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吗。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的话,

那是永远明白不了河伯望洋兴叹的道理的。谦卑的确是很难做得到的,别人我不知道,起码我自己常常做不到。天外有天的

的道理谁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就得好好参详参详的啊。(2005.6.24)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这话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公正才是最大的仁。只要是公正的,就无所谓仁还是不仁。对一方讲仁义,

如果因此而失之公允的话,那对另一方必然是非常的不仁了。当然啦,现实中很多以貌似公允的形象登场的角色,骨子里却

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要识别这类角色的确不容易,必须慎之又慎啊!像美国侵略伊拉克打的旗号是民主、人权,

骨子里却是为了石油。这按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可是受蒙骗之人也不能说很少啊。当初就有人信誓旦旦地跟

我争辩说:美国一拿下萨达姆就会撤军。谨慎!谨慎!咱们一般百姓,还是先记住这句话,然后再做君子保险点。否则被人

骗着卖了,还在那帮别人数钱也未可知呢。(2005.6.27)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说得这么绝对,实在偏激了些。要说肯定有我也不敢下此结论的,因为太罕见了啊!只能是愿世上的人们尽量争取做

到正直些。这句话是为前面一句做前提的吗,两句该调换一下前后秩序的。(2005.6.29)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客观世界总是无情而公平的,它不会有任何感情色彩地偏袒谁,又或是偏恶什么。就看你是否按照客观规律行事。顺

应它就万事大吉、繁荣昌盛!与它相悖,那可是万劫不复。所谓“适者生存”就是指适应客观规律,否则物种都将要灭绝的。

至于树枝没有叶子,被太阳晒晒那可是小意思啦。呵呵!小归小,道理是一样的啊。所以庄子说:道在蝼蚁、在稗草、在屎

尿。(2005.7.4)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宿命论,不怎么认同的。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倒是觉得完全决定各人的性格,那性格又由什么决定的呢?依我看有两

方面决定它的形成。一是家族遗传,父母给的,那是与生具来无法改变的。再就是生活境遇、家庭、老师、时代环境……等

等,一句话就是后天所接受的所有教育。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性格的人,就会做出不同的抉择。比如乡下被骗到城市色情

场所打工的女孩,有的就会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混迹江湖。有的就会不畏跳楼以抗争。试问,这两种性格的人今后的命运,

是由她们各自的性格而导致的,还是由老天决定的呢?这样看来,“半点不由人”之说的谬误就很清楚了。(2005.7.6)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种秋收,错过了春天播种的季节,那到秋天可就颗粒无收的了,这来年指望什么果腹啊?寅时对现在的人说好象太

早了点,但就算它是早晨吧,一早就没个好心情,又或是早餐没来得及吃,饿得人蔫蔫的,这一整天肯定办事不顺心的;家

和万事兴吗,这就不必多说的了;天道酬勤,人在一生之中要是好吃懒做的话,肯定是委靡堕落的。这话说得挺全挺好的,

咱就不歪批的了。(2005.7.7)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为什么要责怪、要饶恕呢?境界好象还不够高吗。知道了人的本性所在,凡事都是本性使然,无所谓责怪又或是饶恕

的。事情发生了,错误的想办法加以纠正;尚未发生的错误,预料到的话,尽量努力加以避免就是了。比如对奸险、狡诈的

小人,你责怪他也好,饶恕他也罢,对他已经做出的坏事有什么意义呢?对他是否还将做坏事又有什么意义啊?要么想办法

改变他的价值观,要么建立防范他继续做坏事的完善机制,以杜绝坏人坏事的继续滋生。效仿刻板的自然规律比较有效,你

对它做了什么,它既不会指责你什么,更不会宽恕你,只会给你相应的回报。顺应它你就顺,与之相悖你就背。(2005.7.11)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人的口可是一样挺麻烦的东西啊!不要还不行。瓶子吗,都是肚大口小。要人们守口如瓶,就是凡事

少说为妙,防范祸患在意识上要有城墙一样的厚实感。这的确怪累的,要那些喜欢说话的人将其心里的事不说出来,我怀疑很可能会

要了他们的命的。这可如何是好呢?我看刻意防也不是办法,最好是诚实、善良待人,别说假话,莫搬弄是非应该就够了。当然了,

在那文字狱横行的世道,守口如瓶也是枉然,要么封口——封口都未必有用,就是你始终说“打死我也不说!”别人还是要逼供的啊!

呵呵!想起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瞎扯的了。那就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改变那世道的了。(2005.7.13)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佛教说:“吃亏是福。”似乎太生硬了点。辩证法认为(刘安的寓言《塞翁失马》):“福祸相倚。”这才说到了事物的本质。

懂得了这个道理,人负我又或是我负人的问题,就不值得去计较的了。因为这负太主观,你认为某人的某种行为是负,在别人看来未

必就是负。这么说太抽象,举例说吧:比如说检举揭发亲人朋友的罪行,亲人朋友认为你是负,罪行的被加害者就认为你不是负;还

有,昨天的人们认为是罪行的行为,今天或者明天的人们看来又不是罪行了。你说这检举者到底是负了谁又没负谁呢?这么一绕,读

者大概会被绕晕了的,其实我自己也被绕迷惑了。总之,就一个标准:天公地道,正直做人。不为了不负某人做违心的事,也不为了

负某人做违心的事。这心是指天地良心。(2005.7.15)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前面一句已经将这句的话说掉了,这就无需赘言了。(2005.7.22)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这话话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好象跟前面的“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和“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差不多吗。

就是前半句不大弄得明白,从没打过交道的老虎比人们养的老虎更容易接近吗?哦!明白了,是说熟人比生老虎还难以亲近。不好意

思!——才明白过来。(2005.7.22)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这句话的关键点在“是非”俩字上。说到底,还是利益当头。如果不是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也就不会来争长论短说是非的

了。一般的议论和“说是非”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对与己无关的事议论议论,立场相对来说比较公允,更不会非常坚持什么。“说

是非”就不同的了,它必定旗帜鲜明地偏袒一方,极尽能事地为所偏袒者辩护。这样的人就是是非人的了。也就是说其中必定牵扯到

他的利益所在。

由此想起有一次看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讲到汉朝有个无官无职地霸犯了事,要治罪。有个大将军到皇帝面前说:

这人其实就是地方上一个有点钱的人,没什么势力,不会威胁国家政权的。皇帝说了:这么个没有势力的地方有钱人,竟然能够让我

的大将军来为他说情,可见其能量有多大啊!这个故事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2005.7.27)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这话强调的是救急。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救急不救贫。救急吗,讲究的是时间、距离越短越好啊!要不怎么连庄子都会急

得变脸呢——《涸辙之鲋》。至于说救贫吗,靠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不行,那只是一种精神慰籍或者说是精神麻醉;靠亲人也很难,“

救急不救贫”的俗话道出了人人为我的本性,靠近邻就更是免谈了;靠国家政府也不现实,国家政府英明的话,最多只能控制大局,

不让贫富差距太过悬殊就不错了。要是投胎在那些穷国,政府再英明,跟富国比起来还是贫困。那到底靠谁呢?就靠自己喏。一是

自己的心态,贫富是相对的,富裕是没有上限的,要跟比尔·盖茨比,全世界尽是穷人。二是靠自己积极向上的努力,天道酬勤,

靠知识和劳动,积极向上,从精神到物质他都不会贫穷。(2005.7.29)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这话说的还算雅的吗,现在人们常说的不就叫做酒肉朋友吗。狐朋狗友一起喝酒闹事,吆五呵六地称兄道弟,这是

人们通常接受的概念。可有喝茶可以清谈,这原是文人雅士的行径啊,为什么也这么势利呢?曾听父辈们说有钱人家的纨

绔子弟,也有喝茶喝得倾家荡产的。想那精美、价值连城的茶具,淘换起来确实费钱;还有那极品的各色茶叶,常年喝那

也是平常人家无法想象的事啊。更要命的就是怕主人的虚荣心,有了这些不显摆显摆,恐怕也是心痒难挠啊。有如此雅致

的享受,又会有谁拒绝呢?于是乎雅士捧场,主人显摆,便又是另一种奢侈的浪费。待到酒干茶凉,朋友也就尽散了。最

后落得个急难时不曾见得到一个人伸出援手。这茶字用得妙,文人雅士也不例外,真是道尽人间的世态炎凉啊。(2005.8.3)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前半句够感慨得很悲观。所谓达人知命,说到底正视了人本自私的天性,也就没什么感叹的了。试想,这世上有几

人能完全不先顾及自己,而只为他人考虑呢?有的人甚至会说:连自己都不爱惜的人能够爱他人吗?这话说得很饶舌,甚

至让人感觉有强词夺理之嫌,但也不无道理。没有感情的事物是谁也不会偏爱的,比如水,它不会爱惜自己,也不会偏爱

人类,“上善若水”不过是人赋予它的人性化的比喻。山上水过剩了,它便汇集成洪水,摧枯拉朽冲毁一切;一切生物吸

收它,它就滋养世间万物。它蒸发、下雨、结冰、沉入万丈深渊……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以天百姓之心为心”

那也是将他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最理想的统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赢。但是世上只要还有一个人不愿双赢,而只想着

我赢,这个理想境界就永远无法实现的了。后半句说的没错,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吗,事物一刻不停地在

变化着的吗。按这个概念,那“一个人”在“两次”中,其实也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呵呵!还有什么不是新的呢!(2005.8.8)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这话好象没什么意思,不就是正视现实,直面死亡吗。(2005.8.9)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力气小就不要挑重担,这是句大白话。“言轻”可有两种解释,人们说自己说话做不得数的,总会说自己是人微言

轻。按这种说法来理解呢,就是说你要没有显赫的身份呢,就免开尊口去劝导别人。缄默为上,起码还捞个沉默是金挺酷

的做派,否则很大可能自讨没趣的。另一种解释呢,就是要劝导别人,须得语出惊人,点中要害,这样才能说服别人的。

那些无关痛痒、苦口婆心的废话,你说得费唾沫,别人听得也腻味,没的闹个俩不愉快。

这让我想起儿子暑假作业上关于晏子劝国王的一个故事,挺有意思,顺便说来跟大家分享:说有一个人得罪了齐国

国王,国王大怒,让将他肢解。还说,谁要劝阻就杀他的头。这时晏子过来,一手操刀一手抓住那人的头问国王:请问国

王,古代贤明的国王肢解人是从哪先下手的啊?齐王只好说:放了他吧,我错了。呵呵!这晏子可是前面说的两种条件都

具备了啊。其实“人微言轻”也可以反过来说的,总是言轻自然人微啊。(2005.8.10)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如此说来这丐帮就是子虚乌有的了。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道理的,理想的所谓丐帮,应该只在《天龙八部》、《射

雕英雄传》这样的武侠小说中存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街头乞讨的小叫花子进入丐帮,多半是被黑社会掳进去为他们赚钱

的工具啊。虽然说得似乎太过沮丧,现实的确是如此残酷的,不是还有一句俗话(也不知道这《增广贤文》是否收录了?)

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此阴暗的方面,晚点让孩子们读到它好些。否则孩子们都要变得非常冷酷

的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吗,善良也是需要培养的啊。还有,遭难找政府吗,现在不是强调以人为本、政府的服务性质吗。

当然了,归根结底,每个人遇到什么事只有靠自己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2005.8.12)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这话不尽然,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是否皱眉,看其所接受的教育,也就是说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比如西特勒、

二战时期的日本天皇、今天的拉登、布什、切尼……他们都始终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正确,恨不能全世界都按其标准

行事。试问,他们和诸如此类的人们会认为自己行为有悖谬而皱眉吗?不会!而世上切齿痛恨他们的人会少吗?不会!再

反过来说,这世上疾恶如仇的正人君子肯定是有的,他们不会为自己与恶势力作你死我活的斗争而稍微皱一皱眉。比如那

些稽毒特别能干的干警,贩毒分子不是恨他们入骨吗。如此说来,就只有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平庸百姓,在这世上没

有切齿痛恨他们的人。哦!还有就是那些慈悲为怀的得道高僧了。(2005.8.16)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这“士”字实在不好解,士,究竟属哪一类人呢?据研究文字者言,上竖下横代表人脑袋上的头发,上面那一横是

一根发簪,用来成年后固定头发。黎民布衣还没有那资格,成年后头发长了多了,只能是拿块布包了用头绳捆。所以士的

意思就是指成年的贵族男子。这句话显然不是取其原始意思,那意思可就多了:武士、学士、侠士、勇士、谋士……它既

然是和儒相对,总结一下,估计应该是指那些不是正宗儒家学士,但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士。有本事的人是国家的宝

贝,不错,重视人才啊!谁说只有今天的人知道:“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个道理,老祖宗们早就知道的。不

过士再贵,怎么也比不上儒家的学士,他们可是皇帝老爷宴席上的珍品啊。儒教在封建王朝的尊崇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啊,

除了其学说广具精华之外,利用礼教约束民心,将帝王的地位定位为至高无上的天子,这两点才是儒家学说在封建时期昌

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啊。今天的人们该从儒家学说中继承些什么呢?还有道家等其他学说,我们继承了多少精华?珍啊,丢

弃了的话,不仅仅是可惜……(2005.8.17)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有人说了:“难得糊涂。”为人处世,总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未必是什么好事,那样会好累的。有的正襟危坐的谦谦

君子,见到醉汉们放荡形骸之外那份洒脱,说不定羡慕不已也未可知哦!真正要断酒的,自然是那些酗酒者。而酗酒者反

倒极少酩酊大醉的,喝得丑态百出的一般都是那些争强好胜自以为高人一筹的精明人。因为在咱中国酒桌上,都喜欢斗酒,

大家惟恐对手不喝趴下,一来二去,失控以后,趴下的自然就是前面说这些人了。(2005.8.22)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大丈夫何许人也?扶危救困者也。要求人当然求他们喏!“济”字何解?渡河也。穷人们在漫漫人生长河之中,不

管急不急,最缺的就是钱啊。这“济人须济急时无”的说法,正如我在前面说到过的“救急不就贫”差不多的意思吗。救,

应该是救急;济,就应该是济无才对啊。哦!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每当有什么地方遭灾时,有的奸商会将其积压无用的

东西送给灾区,美其名曰:赈济灾区。这话很大程度是对他们说的啊。(2005.8.24)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这是说喝什么东西啊?按说口渴了当喝水的,但是按照后半句的意思,又象是指喝酒啊。这喝酒可是越喝口越渴的

啊。费解!管他呢,姑且算做能解渴的饮料吧。于是便想到两句成语: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意思差不多,就是主客体有

点变化,成语说的是客体对主体而言;这里说的是主体本身的感受。是啊!当我们口渴难耐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雪中送

炭,来点甘露以解渴啊。每当人们落难的时候,都渴望有人伸出援手。不少人的体会是: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一般大多

应了那么句话: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凄惨!每当人们春风得意的时候,总会觉得前程似锦,前来锦上添花者那是络

绎不绝啊。这个爽!这句话提示咱们的是:牢记那些雪中送炭者,疏远这些锦上添花的。银行是专门做落井下石和锦上添

花的事的,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追逐金钱、利益者,尽皆如此。(2005.8.25)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未必未必,那林黛玉住在贾府,谁曾轻贱于她?她不小觑了别人就不错呢。那行贿者到贪官家,去得可是频繁的很,

不是越走越亲密吗,那里还会疏远啊!这人是否被别人看贱,主要在于其人格和才智。林黛玉虽说是有贾母那好靠山,如

果不是她自己性格高洁,别人不轻贱她也是难。再说那古代王公将相家的食客,常年寄居,才智过人者可是会被奉为上宾

的哦。与人来往,就看是否总是一味地有求于人,象那行贿者,总去贪官那送礼,又如何会被贪官们所疏远呢?还有那君

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们之间的交往,不为名不图利,皆因志趣相投彼此来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又怎么会因为频繁交流

而疏远吗。(2005.8.26)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所谓酒后吐真言,这人一喝多了,说出来的话便是心里的真实意思了。喝多了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妄言,就说明他心

底没有妄念。心底清净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用此法来辨别一个人是否君子的确有点意思,从来不敢喝醉的人看来得多提

防着点!呵呵!钱财上年清清白白的确是大丈夫,但不知道那个用别人贿赂的钱财扶危济困被判了刑的市长算不算大丈夫?

那收受的贿赂到底是多少?用于扶危济困的又是多少?实在不大分明。那就不算大丈夫?难说……(2005.8.31)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信仰乃是对世界认识而导致的结果,接受什么学说便信奉什么宗教或主义。一旦对某学说有了怀疑,经过求证,发

现那所信仰的其实理论根基虚无得很的话,又岂是坚持如当初信奉时的盲目所能夯实得了的?!就是说如何看待世界,便

信仰什么样的宗教或主义。就比如物欲横流的波涛中乐此不疲的搏击者,闲时不烧香,一旦遇上什么无法解决的灾患的时

候,临时报佛脚。就算老天保佑他度过难关的话,如果他信奉的是金钱万能的理念的话,他就是再象当初抱佛脚一样虔诚

地坚持烧香拜佛,又岂能成得了佛的?!要说学习一门技术或学问,中间难免枯燥乏味的过程,又或是挫折和磨难的考验,

在这样的时候必须坚持如初,才会学有所成成为专家,才是很有道理的。(2005.9.1)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一看到“经书”俩字,很自然地想到宗教的经书,特别以佛经为最。好象佛经教导人们的是:四大皆空,这佛教认

为构成世界的地、水、火、风(大概是气体吧)都是子虚乌有了,那金子就更不在话下的了。但是又有点不明白的是,既

然都四大皆空了,为什么那些名刹大佛又都要做的金碧辉煌的呢?菩萨总是要用黄金塑身啊?本人不懂佛法,弄不明白这

其中有什么内在的必然;又或是俗人们曲解了佛祖的原意,因为盲目崇拜将道理弄拧了?呵呵!扯得忒远了。姑且将经书

仅当做书来说吧,不是有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这从书上学到了知识,可就是随身携带了黄金,而

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哦。不过,读书有两种,其一是是学科技知识和智巧,这就是刚刚说的那种;还有一种是明理,而

明白了世间的道理的人,未必就会将那金子看重到那里去的。那应该是那种读法好呢?大家各自见仁见智吧。我的观点是:

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不偏废才好。只顾前者,难免惟利是图;一味追求后者,有可能孤高和寡,穷得发酸的。(2005.9.6)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不对!不对!驴可以拉磨,猪可以杀来吃肉,都有可取之处的。这世间常有子女非但不赡养父母,甚至榨取、掠夺、

极端的还有为一己之私杀害父母的孽子。这么看来,那“如”字当改成“不如”才对的。就算不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动物存在于世,起码遵从自然规律不危害世界。而那些不屑孽子,可就要为祸人间的啊!所以为人父母者,责任重大啊!

还没做父母的,慎重!慎重!要做父母之前,考虑清楚:做好准备了吗?(2005.9.8)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耕田不如经商——农民疾苦,读书不如贩书——盗版猖獗。仓库空虚可以抢掠——殖民者的逻辑,礼兮、义兮值几何?

物欲横流钱财万能——迅速富裕期的信仰真空。(2005.9.9)

增补:各人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网友“徐开缘”推荐,点击进入查看)

《增广闲文》(二)(三)